以安全防范為目的的監控攝像機在歷經二十多年的市場發展后,如今也廣泛應用在電子政務工作中,從以預防為目的的安防監控到工作管理的必備手段,這些小產品創造了大市場,有了大作為,在平安城市建設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生產監控攝像機的中小企業已經成為安防產業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其中在全國有能力生產各種攝像機的中小企業已達600多家,其中外資(包括港澳臺)企業50多家,年生產各類監控攝像機1500多萬臺,產值120多億元,創造的財富已占到全國安防GDP的8%左右。
一、監控攝像機市場整體規模
專業監控攝像機相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還是比較陌生,因為它并非民用攝像機從市場購回就可以使用,它只是監控系統前端采集信息的一部分,還需要經過中間視頻音頻壓縮傳輸直至后端存儲。這是一個相對比較復雜的高科技系統,系統的復雜性還不是一般消費者所能夠了解。隨著監控攝像機市場的廣泛應用,產品價格也由過去數萬元到現在幾百元一臺的攝像機應有盡有,中外攝像機廠商在中國市場跑馬圈地,競爭異常激烈。攝像機產品越來越趨于細分化、多樣化、個性化,模擬攝像機、網絡攝像機、高速球、一體化攝像機品種不斷豐富,高清、寬動態、日夜型攝像機發展迅速。
為了搶占市場,廠商不惜以超低價格策略獻寵市場,以尋求發展。以至于在目前專業監控攝像機市場上,高端品牌產品價格可達3-5萬元,低端市場幾百元一臺的攝像機也到處可尋。然而,在如此巨額差異的非理性競爭背后到底又是一種怎樣的生存狀態呢?低價競爭是否將對手排擠在外,還是堵死了自己的后路?行業環境遭受了嚴重破壞后,監控攝像機又該何去何從?本可以在平安城市和電子政務市場中共享一場盛宴的攝像機廠商們,卻在不理性的價格戰斗中兩敗俱傷。面對遍體鱗傷的攝像機市場,卻又有如此多的廠商樂此不疲的做著“滑鐵盧”的游戲。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行業?
1、攝像機產業發展特點
(1)發展快、規模大。從1984年北京天安門廣場安裝國內第一批監控系統開始,國內攝像機產品歷經了引進、模仿、消化吸收、創新這么一個發展過程。企業數量由開始的基本為零到現在600多家,年產量達到1500萬臺,技術也由模擬到數字的巨大飛躍。這些攝像機占主導地位的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競爭主要依靠的是廉價勞動力和政策優惠基礎上的低成本優勢。
(2)技術創新能力弱。攝像機產品的技術創新基本維持在一些低端技術的研發上,大多數都處于技術模仿。因為購買主要器件的風險小,所以攝像機生產企業都把資金花在購買機芯、鏡頭上,盡管一些企業已經有了近20年的發展,但仍然停留在不斷購買機芯等配件組裝攝像機的水平上,產品主要靠模仿后低價參與市場競爭。
(3)生產方式以組裝為主。攝像機主要由機芯、鏡頭、自動控制器件、外罩構成,但由于攝像機芯片或者機芯技術都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芯片由索尼、夏普公司掌控,現在,國內的中星微也推出了攝像機芯片;而機芯也基本由索尼、LG、日立、CNB、三洋、松下、三星等國外企業生產,雖然國內也有少量機芯生產企業,由于技術的原因產品基本處于產業低端市場。國內絕大部分生產廠商都是購買零配件進行組裝,能夠貼片生產的企業全國也不會超過70家,這其中還包括昆山的一些臺灣電子代加工企業。
(4)形成了攝像機產業集群。通過對深圳、廣州、常州、蘇州、杭州、天津等地攝像機生產企業分析,基本形成了以深圳、廣州,常州、蘇州、昆山、上海、杭州和津京三大監控攝像機產業集群,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中小企業為主體、以產品集中生產為形式、以專業化配套為內容,以圍繞產業鏈實現專業化分工與合作,同類企業大量集聚在一起。這種情況以深圳更為明顯,配套產業更加專業和細化,深圳和珠江三角洲已是電子、通訊產業和IT制造業最大的產業集聚基地,深圳市2007年電子信息產業的總產值已突破6000億元;僅大大小小的攝像機生產、組裝企業基地400多家,產業集聚和產業基地的中小企業如同成千上萬的螞蟻在群類生活中采取分工與合作、協作與配套,共同完成產品的分包與組裝。由于這些產業集群中各中小企業生產的產品貼近消費者需求,適銷對路,因此有巨大的市場前景。
(5)高端市場基本被國外品牌占據。由于國內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低,高技術含量、深加工、高附加值的零配件產品被國外公司主導。本來監控攝像機是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其核心競爭力主要源于技術創新。而國內絕大部分攝像機企業只是組裝產品,在一些有限的技術創新產品中,又以外資企業為主。自主創新和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少,導致關鍵技術長期受制于國外企業。一些具有核心技術的國外公司說,投資中國的目的是為了更加有效占領國內市場,而不是將核心技術轉移到中國來培養競爭對手。
2、攝像機廠商情況
(1)產品種類。在我國生產的專業監控攝像機中,大多是一些黑白與彩色槍機,且多是模擬攝像機、DSP攝像機、帶紅外管的紅外攝像機、以及一些半球攝像機、一體化攝像機等。攝像機中,多是采用CCD,而極少采用CMOS圖像傳感器;CCD芯片多是采用像素500×582低解規格,752×582所謂高解和其它規格的基本沒有;僅監控場景圖像的多,帶十字絲或十字標尺監控目標瞄準與測量等有特色的攝像機少;日夜監控近距離的多,能監控遠距甚至超遠距離的少;僅目視監控的多,帶點智能的極少等。總之,有特色的攝像機少。早期攝像機以普通的槍機、球機、一體機為主,產品較單一,隨著平安城市建設的推進,以及智能小區的管理、智能交通的建設,安防產品在各行業快速普及,應用的多樣化,環境的千差萬別,客戶的需求多樣化,單一的產品滿足不了用戶的需求。低照度、寬動態、感應紅外等技術被廣泛應用,球機及一體機也向多樣化發展,以適應不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攝像機的CCD按色彩來分有黑白、彩色之分,按尺寸來分主要有1/4,1/3,1/2尺寸等規格,按分辨率有高解低解、工藝不同靈敏度高低也不同等,價格也千差萬別,不同CCD和DSP的組合,配合不同的鏡頭,再加上由于生產廠商多,就形成了市場上形式多樣的產品。安防市場的攝像機目前品種很多,如外形有:槍機、半球攝緣機、球形機、快速球機等;模擬攝像機、數字攝像機、網絡攝像機;黑白攝像機、彩色攝像機;紅外攝像機、彩轉黑攝像機;CCD攝像機、CMOS攝像機;寬動態攝像機、CMOS-DPS攝像機、DSP攝像機、一體化攝像機、十字絲攝像機、十字標尺攝像機、無線傳輸攝像機等。此外,還有微型攝像機、鈕扣攝像機、藥丸攝像機、手表攝像機等。
(2)企業分布。據不完全統計分析,全國有能力生產各種攝像機的中小企業已達600多家,其中外資(包括港澳臺)企業50多家,能夠進行貼片深加工的企業有70多家。分布在全國16個省市,主要企業集中在深圳、廣東、天津、江蘇、浙江、上海、北京。主要企業包括:宏天智、天地偉業、大華、海康威視、敏通(臺資)、悠克(臺資)、遠業(臺資)、利凌(臺資)、蘇州臺科、艾立克、萬佳安、永輝、翔飛、景陽、締佳、三立、動力盈科、明日、泰視、三辰、佳信捷、鷹視天下、中西霓虹、東日盈、昱鑫共創、聯視、北順、東視、深視音、富視康、翔飛、樂士、保千里、美電貝爾、紅蘋果、大立、亞安、嘉杰、天下數碼、嘉安、恩普、常州明景、維多等。主要集中在廣東地區、江浙地區以及京津地區,其中廣東地區約占70%,僅深圳就集中了約65%的廠商,可謂是國內攝像機的制造基地;江浙地區約占12%,京津地區約占10%,其余地區合計約占8%。
與其他高科技產業不同的是,我國在監控攝像機技術領域幾乎沒有辦法和國外企業相比,攝像機的主要電子器件如CCD、DSP、機芯,甚至高端鏡頭全都依靠進口,主要是這些器件芯片技術都掌握在日、韓、美企業手中,CCD芯片基本被索尼、夏普掌控。雖然北京中星微公司已經推出攝像機SOC視頻音頻芯片,但是產業化時間不長。然而,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我國攝像機企業有說不出的苦衷。由于沒有核心技術,不得不大量購買國外機芯來進行組裝,這就猶如我國民用攝像機行業一樣,在上世紀還有幾個國產品牌,現在基本淪陷,都是國外品牌的天下。
應該說,由于國內市場的巨大需求和低成本優勢,國產品牌攝像機廠商依靠自己的努力爭得了一席之地,市場占有率達到六成左右,還有大量產品OEM到國際市場,已經成為監控攝像機生產大國,但還遠遠不是強國。
(3)產能產量分析。2008年攝像機產品生產成品達到1500萬臺,銷售額超過了120億人民幣,其中國內銷售量約560萬臺,索尼、三星、松下等國外廠商的銷售量大約占總銷售量的39%,國內生產廠商約占61%。總體來說攝像機的銷量依舊保持著增長的態勢。據調查分析,我國監控攝像機企業的生產能力可以達到年產2000萬臺,業內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國內生產攝像機的貼片機有86臺,每臺每年可生產20多萬片,但是,往往貼片機生產線吃不飽。
3、中外廠商跑馬圈地布局中國
由于監控攝像機的巨大經濟效益和應用前景,幾乎絕大部分國際品牌專業監控攝像機都已經進入國內市場,一些企業在國內建立了龐大的生產基地,亦有一些高端品牌攝像機在昆山尋找臺灣電子企業進行OEM,也有一些品牌在國內企業貼牌生產后就地銷售在中國市場。
隨著國內安防產品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刺激了大批參差不齊新廠商的進入,新廠商的進入導致供給能力的快速增加。但在我國攝像機制造業中,外資和港澳臺投資企業生產的攝像機產品占據四成江山。2006年開始,外資企業更是加緊了對中國安防市場的凌厲攻勢,收購、兼并、合作、加大在國內投資,他們憑借其技術優勢和成熟的運作模式,在國內市場占有相當的優勢條件。一些國內企業也不甘落后,不斷擴大自身優勢,與外資企業一爭高下。各企業對渠道資源的爭奪日趨白熱化,一些企業對銷售模式進行了調整,取消了原來的多級代理,實行區域代理+直銷的銷售模式,強化渠道控制力。同時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部分成熟的區域和二、三級市場,這主要是基于平安城市建設的全面鋪開,規模企業除在省會城市布下重兵外,加速了在地、市甚至是縣級市場的營銷,小規模企業聲東西擊遍地開花,二、三、四級市場的競爭正在逐步升溫是安防市場渠道營銷一個最為明顯的變化。
4、監控攝像機市場應用分析
過去以安全防范為主要目的的監控攝像機,隨著信息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以及行政管理手段的需要,攝像機的應用已經涉及到我們工作生活的各個領域,在應用深度和廣度上超越了以往任何時期,市場巨大。
(1)交通監控市場。監控系統作為智能交通指揮控制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而成為監控攝像機最大的應用市場,大約占中國攝像機市場15%左右,年應用各種高中低檔攝像機在90萬臺。
(2)金融監控市場。金融領域也是監控攝像機最大的應用市場之一,大約占中國攝像機市場11%左右,年應用各種高中低檔攝像機在70 萬臺。
(3)文博監控市場。文博單位是監控攝像機最早的應用單位,大約占中國攝像機市場2%左右,年應用各種高中低檔攝像機在10萬臺。
(4)商業住宅監控。商業單位是監控攝像機最廣泛的地方,大約占中國攝像機市場15%左右,年應用各種高中低檔攝像機在90萬臺。
(5)水電監控。水利、電力系統是監控攝像機重要的應用市場,大約占中國攝像機市場3%左右,年應用各種高中低檔攝像機在20 萬只臺。
(6)公檢法系統。公檢法系統是監控攝像機重要的應用市場,大約占中國攝像機市場15%左右,年應用各種高中低檔攝像機在90萬臺。
(7)部隊監控。軍隊系統是監控攝像機重要的應用市場,大約占中國攝像機市場3%左右,年應用各種高中低檔攝像機在20萬臺。
(8)煤礦監控。煤礦系統是監控攝像機新興的應用市場,大約占中國攝像機市場2%左右,年應用各種高中低檔攝像機在10萬臺。
(9)教育監控。教育系統是監控攝像機重要的應用市場,大約占中國攝像機市場6%左右,年應用各種高中低檔攝像機在30萬臺。
(10)政府機關。電子政務和政府機關的安防是監控攝像機重要的應用市場,大約占中國攝像機市場6%左右,年應用各種高中低檔攝像機在30萬臺。
(11)其他。醫院、環保、國土、海防邊防、森林防火等監控市場也得到了極大發展,已成為攝像機應用的新領域,年應用各種高中低檔攝像機超過100萬臺,占市場18%。
2007-2008年中國監控攝像機市場行業數據(單位:萬臺)
年份
|
交通
|
金融
|
文博
|
商業
|
水電
|
公安
|
部隊
|
煤礦
|
教育
|
政府
|
其他
|
2007
|
80
|
80
|
6
|
70
|
15
|
80
|
15
|
8
|
20
|
20
|
70
|
2008
|
90
|
70
|
10
|
90
|
20
|
90
|
20
|
10
|
30
|
30
|
100
|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除了金融系統略有下降外,其它領域都有20-30%的增長。業內人士認為,金融系統監控攝像機應用數量下降原因主要是這一市場已經非常成熟,系統建設比較全面,新增的市場主要源自于的網點增設和產品的更新換代。
5、國內企業要在與狼共舞中提升競爭力
受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安防產業也受牽連。全球攝像機企業都把目光瞄向了中國市場,使得本來競爭就激烈的市場更是“雪上加霜”,國際大型攝像機企業攜資金、技術、品牌優勢在國內市場布局。國內這些小型依靠代工的攝像機企業要在與狼共舞中提升競爭力有相當難度。那么,企業轉型往哪里轉?升級向何處升?怎樣轉與升?這是擺在國內攝像機生產企業面前的難題。
就在國內企業在網絡監控與模擬監控市場誰大誰小的爭論不休的時候,網絡攝像機巨頭已經開始發力。去年7月,作為世界網絡攝像機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安訊士宣布,在上海設立安訊士中國區總部,并在北京、廣州設立辦公室,將在今年大舉進攻中國市場。
不過這些洋品牌已經從中國市場中變得“聰明”了許多,因為中國市場有其獨特之處,需要與本土品牌合作,否則即使是著名跨國公司,在中國也難以為繼。索尼、松下、三星等國際巨頭在此之前也紛紛與國內知名經銷商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牽手發力國內市場。索尼與神州數碼合作后市場多年獲得兩位數的增長。跑馬圈地以后,就是企業間短兵相接的殘酷爭奪。
據廣東省經貿委中小企業局負責人透露,2008年1月至10月,廣東省停產、歇業、關閉和轉移的中小企業為15661家,僅10月份關停8513家,中小企業正在集體過“經濟寒冬”,珠三角似乎成了這場風暴的“暴風眼”。在這場危機中,占有中國攝像機產量七成的珠三角攝像機企業如何尋找出路?
過去低成本產品是國產攝像機最具競爭力的優勢之一,我們賣一百支攝像機還不如國外一支產品的價值,這個曾經讓多少人感慨和思考的問題,如今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包括監控攝像機企業存在的眾多問題也制約了其順利快速發展:比如產業集群發展層次較低,總體仍處于產業價值鏈低端,產品檔次和質量不高,主要依賴低端市場。在珠三角所謂的攝像機產業集群內,產業鏈上下游聯系不緊密,專業化分工水平不高,企業發展水平和競爭能力弱,“散、亂、小”情況比較普遍,企業間競爭多于合作,專業服務機構水平低,配套服務網絡仍需大力培育,產業集群與所在區域及全球產業鏈的關聯性和互補性不強。
目前轉型和升級成為監控攝像機產業集群面臨的最迫切問題。一是進行產業升級。要建立科學的行業準入制度,提高競爭程度,推動產業升級;二是加大研發投入。推動龍頭企業通過經營管理方式創新,將發展重點集中于技術研發、市場拓展和品牌運作。通過企業合作外包方式,形成一批專業化的配套服務企業,以核心競爭優勢整合配套企業的服務供應能力,帶動產業鏈在規模和技術兩個層面上不斷發展;三是加強品牌建設。
有業內專家支招:走“外、上、高”之路。所謂外就是在穩定國內市場的同時,全力拓展國際市場,這是大多數企業的想法,但是要做到這點談何容易?要知道中國生產的攝像機有一半是OEM出口產品,現在國際市場不景氣,一些OEM企業訂單已經下降三成還要多,大量的產品將要靠國內市場消化。深圳是全國產量最高、產值最大、品牌最多的攝像機生產基地。目前,全國600多家大大小小攝像機企業擁有自主品牌900多個,其中在國內擁有較高知名度的品牌就有50多個;所謂上就是由制造環節向研發、設計營銷、品牌等“微笑曲線”的兩端環節延伸。這在一些龍頭企業中早有實踐,但對中小企業來說則有難度,人才、資源和企業結構都是制約因素,升級需要外援;所謂高就是從市場的中低端領域向高端領域延伸,分享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較高的部分。這也是升級之策,企業以新技術、新工藝等成就產品創新,擺脫“低端”的標簽,提高產品附加值。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攝像機行業已經進入轉折期,企業之間的競爭也由價格競爭、廣告競爭逐步轉向服務競爭和品牌競爭,國內消費已逐步從“商品消費”進入“品牌消費”時代。眾多企業負責人表示,面對金融危機,需要加強自身建設。在經濟危機中,品牌攝像機顯示出了頑強的生命力,銷售模式的改變、服務質量的提升、產品式樣的創新和產品定制化服務,都有利于加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若企業有能力在危機下調整結構,就有做強做大的可能。發揮比較優勢、尊重市場規律、堅持因地制宜、依靠創新與技術進步、注重可持續發展,道理并不復雜深奧,但只有穩穩當當地把這些落到實處,才能使攝像機產業集群真正實現轉型,在困境中轉身向上。
實事求是地講,能來中國的國際頂級品牌基本都來了,索尼、松下、三星、安訊士、派爾高、霍尼韋爾都已經在中國市場落地生根,只不過不同品牌有不同的步伐和策略。對它們來說,更大的吸引力在于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因此,有一定特色而價格又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品牌,會在中國有很大的市場份額。
業內專家指出,中國攝像機產業要取得長足進步,需要著眼于品牌。目前市場上的中國品牌,經過五年、十年或許更長的時間,會形成一個新的格局。那些沒有明確的消費定位,沒有品牌核心文化,沒有獨特風格的品牌不可能長久。這就需要中國攝像機生產企業通過創新賦予更多鮮活的競爭力,通過不斷的歷練和努力,催生真正的中國攝像機原創品牌。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攝像機產業發展的價值。
二、IP攝像機市場井噴
目前,中國的監控攝像機產量已成為全球之最,規模以上的廠家就超過十家。雖然模擬攝像機的市場份額暫時還領先于IP攝像機,其銷售會繼續增長,但IP攝像機已步入井噴期。大多數廠商預測,到2011年,IP攝像機銷量將超過模擬攝像機。
另一方面,隨著監控市場的深度開發,攝像機同質化會越來越嚴重,不僅是IP攝像機與模擬攝像機競爭,IP攝像機之間的競爭也將白熱化。
來源:cps中安網 責任編輯: cps911
礦用防爆攝像機,防爆攝像儀,隔爆兼本安型小功率電機控制箱,PLC控制箱,礦用流量傳感器,礦用錄像機,煤礦防爆顯示器,本安型壓力傳感器,井下視頻監控系統,防爆光端機,電動閘閥,電動球閥,防爆交換機,防爆計算機,井下自動排水系統,泵房無人值守系統,皮帶保護及集控系統,防爆電腦防爆計算機,防爆plc控制箱,礦用水位傳感器,礦用液位傳感器 ,礦用小型plc箱,超聲波流量計流量傳感器,礦用電動球閥閘閥 |